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更好地推动浙江省健康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,建立健全能落地、可操作的长期照护实践技术和标准,构建可复制的老年保健相关专业体系和教学标准,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,围绕老年人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建设“重要窗口”要求,根据浙江省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标、要求,结合浙江省健康养老领域重点问题和中心2022年度工作计划安排,经研究,决定开展2022年度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申报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
一、项目申报指南
1. 失能失智老人早期预防技术研究
2. 失能失智老人康复保健技术研究及应用评价
3. 失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成本及服务清单研究
4. 失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“需方”补偿机制研究
5. 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服务标准化相关研究
6. 中医适宜技术在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中的应用研究
7. 老年人营养功能食品开发及推广应用研究
8. 适老化智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
9. 安宁疗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
10. 家庭照护床位设置现状、问题及对策研究
11. 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存在的堵点、难点及对策研究
12. “时间银行”养老模式的探索和可行性路径研究
13.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构建研究
二、申报要求
1.项目研究应注重基础理论研究、实证调研、数据分析和相关政策梳理评估,坚持理论联系实际,注重问题导向,注重研以致用,提出有明确针对性、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或政策建议。
2.对健康养老服务有较好研究基础的校内人员均可申报,申报者应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,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。
3.课题研究要坚持“需求导向、主动服务,多方协同、团队攻关”的原则,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。申报者应根据项目研究指南进行项目选题,做好项目研究方案设计、团队构建和研究任务落实,在开展理论创新的同时更坚持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与推广,择优选择8-10个项目进行立项。
4.申报者须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计划任务书合同要求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认真负责的开展课题工作,按时提交研究成果,项目学术成果强调原创性。
三、项目研究时间和产出成果要求
1.课题研究时间原则上为1.5年(2022年6月-2023年12月),在2023年12月前提交研究成果。
2.研究成果产出必须与研究项目密切相关,必须提交研究报告1份,并至少同时达到以下条件之一:
(1)提交政策建议稿1篇,并且获县(区、市)级及以上领导的肯定性批示。
(2)研究成果刊登于宁波市哲社规划办《成果要报》。
(3)研发技术标准规范被宁波市民政局、卫生健康委员会、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采用1个,实现成果初步转化。
(4)公开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篇,或一般期刊论文2篇。
(5)在国家级权威出版社出版相关专著1部。
(6)专利授权1项且公开发表论文1篇。
3.所有项目成果产出必须第一标注“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(项目编号)”。未标注或标注错误的,不作为项目结题依据。
四、研究经费安排
各研究课题根据实际研究工作需要,合理编制经费预算,一般不超过1万元,实际经费支持数额由专家委员会评审确定。经费的资助方式按照关于印发《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》(修订版)(卫生职院〔2021〕113号)采取分批下达。
五、申报及材料要求
1.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3日。
2.本中心首席专家通过健康服务研究院申报,校内其他教师通过单位部门申报。
3.提交申报书一式三份,同时提交电子稿至:526288874@qq.com。
4.联系人:董晓欣老师,联系电话:0574-88126404。
地址:宁波市鄞州区学府路51号综合楼1126室,邮编:315100。
5.申报书见附件。
附件: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申报书.doc
健康养老应用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
2022年5月16日